成語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01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口 | 
              ㄎㄡ | 
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若 | 
              ㄖㄨㄛ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懸 | 
              ㄒㄩㄢ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河 | 
              ㄏㄜ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形容人說起話來像瀑布一樣滔滔不絕,比喻人能言善辯。與「笨口拙舌、張口結舌、期期艾艾」相反。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02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千 | 
              ㄑㄧㄢ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載 | 
              ㄗㄞ | 
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難 | 
              ㄋㄢ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逢 | 
              ㄈㄥ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載,年的意思。千年也難遇上一次,形容機會極為難得。與「習以為常、司空見慣」相反。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03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一 | 
              ㄧ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介 | 
              ㄐㄧㄝ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不 | 
              ㄅㄨ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取 | 
              ㄑㄩ | 
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介,通「芥」,小草,引申微小之物;形容絲毫不取,非常廉潔。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04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一 | 
              ㄧ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日 | 
              ㄖ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三 | 
              ㄙㄢ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秋 | 
              ㄑㄧㄡ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一天不見,如隔三年。比喻想念殷切。(註:三秋,三年)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05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投 | 
              ㄊㄡ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桃 | 
              ㄊㄠ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報 | 
              ㄅㄠ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李 | 
              ㄌㄧ | 
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比喻朋友之間友情深重,禮尚往來。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06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防 | 
              ㄈㄤ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微 | 
              ㄨㄟ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杜 | 
              ㄉㄨ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漸 | 
              ㄐㄧㄢ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微,隱微。杜,堵塞、阻絕。漸,逐漸擴大。在錯誤或壞事萌芽的時候及時制止,杜絕它發展。意指謹慎地防止事物的惡化。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07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宜 | 
              ㄧ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室 | 
              ㄕ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宜 | 
              ㄧ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家 | 
              ㄐㄧㄚ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指女子有婦德,能使家庭和樂,夫婦和諧。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08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謙 | 
              ㄑㄧㄢ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沖 | 
              ㄔㄨㄥ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自 | 
              ㄗ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牧 | 
              ㄇㄨ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指人謙虛不自滿。(牧,養)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09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一 | 
              ㄧ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言 | 
              ㄧㄢ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九 | 
              ㄐㄧㄡ | 
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鼎 | 
              ㄉㄧㄥ | 
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形容說話具有決定性的作用。(鼎,古代國家的寶器)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10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鴻 | 
              ㄏㄨㄥ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鵠 | 
              ㄏㄨ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之 | 
              ㄓ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志 | 
              ㄓ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鴻鵠,天鵝,善高飛;形容遠大的志向,與「燕雀之志」相反。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11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疾 | 
              ㄐㄧ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風 | 
              ㄈㄥ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勁 | 
              ㄐㄧㄥ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草 | 
              ㄘㄠ | 
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喻遭遇危難,才知其節操的堅貞。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12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臥 | 
              ㄨㄛ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薪 | 
              ㄒㄧㄣ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嘗 | 
              ㄔㄤ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膽 | 
              ㄉㄢ | 
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躺在柴草上嘗苦膽,比喻刻苦發憤的精神。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13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才 | 
              ㄘㄞ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高 | 
              ㄍㄠ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八 | 
              ㄅㄚ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斗 | 
              ㄉㄡ | 
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又作「八斗之才」,比喻才學洋溢,超越眾人。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14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伯 | 
              ㄅㄛ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樂 | 
              ㄌㄜ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相 | 
              ㄒㄧㄤ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馬 | 
              ㄇㄚ | 
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比喻善於發現、選拔人才。(伯樂,本名孫陽,春秋秦穆公時人,以善於觀察馬著稱)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15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沈 | 
              ㄔㄣ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魚 | 
              ㄩ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落 | 
              ㄌㄨㄛ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雁 | 
              ㄧㄢ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出眾。(「閉月羞花」、「國色天香」、「傾國傾城」皆可形容美人)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16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吳 | 
              ㄨ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下 | 
              ㄒㄧㄚ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阿 | 
              ㄚ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蒙 | 
              ㄇㄥ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用以譏諷人沒有才學。(阿蒙,三國時吳國大將呂蒙)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17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高 | 
              ㄍㄠ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瞻 | 
              ㄓㄢ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遠 | 
              ㄩㄢ | 
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矚 | 
              ㄓㄨ | 
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形容人眼光遠大。(瞻,遠望;矚,注視)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18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光 | 
              ㄍㄨㄤ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風 | 
              ㄈㄥ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霽 | 
              ㄐㄧ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月 | 
              ㄩㄝ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用雨過天晴時的清風明月,比喻人坦蕩高尚的胸懷品格。(光風,雨後初晴時的和風;霽,指雨雪初晴)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19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口 | 
              ㄎㄡ | 
              ˇ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碑 | 
              ㄅㄟ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載 | 
              ㄗㄞ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道 | 
              ㄉㄠ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 眾人稱頌的話語,就像刻在記功碑上一樣,到處流傳。比喻廣受好評。同「有口皆碑」
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020.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江 | 
              ㄐㄧㄤ | 
                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郎 | 
              ㄌㄤ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才 | 
              ㄘㄞ | 
              ˊ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盡 | 
              ㄐㄧㄣ | 
              ˋ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南朝文學家江淹,少有文名,晚年文思漸衰。比喻才情文思的減退。